今年以来,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坚决落实市委、市政府和省国土资源厅决策部署,适应新常态,落实新理念,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,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,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,巩固提升管理服务水平,有力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,各项工作有序推进。
一、工作开展情况
(一)利用“四项政策”推动重点项目落地。在年度计划指标未下达的情况下,通过单独选址、预支计划指标、增减挂钩、存量盘活等政策措施,报批临沂沭埠岭机场改扩建等重点项目用地4961亩。全程跟踪重点项目用地审批,上半年省政府批复我市建设用地13868亩,保障了鲁南铁路物流园、临沂1000千伏交流输变电工程等项目顺利建设。
(二)推进“3+3”行动深化节约集约利用。深入推进闲置和低效土地盘活、批而未供土地有效利用、标准厂房建设三项行动,扎实开展增减挂钩、工矿废弃地复垦、低丘缓坡未利用地开发三项试点,全市清理处置闲置低效用地6383亩,验收增减挂钩和工矿废弃地复垦等挖潜指标6843亩,存量挖潜用地在城市批次用地中的比例达到80%。
(三)建设“两个市场”释放资源潜力。作为全国34个土地二级市场试点城市之一,试点方案在全国首批通过国土资源部批复,并率先建设了线下有形市场。积极应对土地一级市场新变化,编制住宅用地三年滚动计划、中期规划,适时有序推出建设用地。
(四)划定永入基本农田扎紧耕地保护“篱笆”。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落地块、明责任、设标志、建表册、入图库“五项任务”,全市划定永久基本农田面积1079.1460万亩,签订责任书12803份,新设立或更新标志牌328块。
(五)严格执法规范资源开发秩序。扎实开展土地矿产卫片执法监督检查,市政府挂牌督办违法案件29起,限期整改67起,暂缓5个县区卫片执法监督检查验收,全市违法占用耕地面积比例由24.4%降至9.1%。市委、市政府印发《关于严格落实共同责任机制切实加强国土资源执法监管的意见》,16个县区全部以党委、政府文件出台贯彻落实意见,全市国土资源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全面建立。
(六)建设“绿色矿山”推动生态文明建设。深入开展露天开采矿山专项整治,累计整改露天开采矿山88个,停产整顿67个,关闭退出56个,矿产资源绿色开发水平明显提高。大力推进非煤矿山转型升级,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考核评级完成108%,促进了矿山企业依法依规办矿。实施完成地质环境治理项目16个,治理破损山体、塌陷地等3000亩。
(七)办好惠民实事维护群众资源权益。巩固不动产统一登记成果,着力解决“中梗阻”问题,主要业务平均办理时限比省里要求压缩50%以上。指导做好38处历史形成、责任灭失非煤采空区防治工作,充填废弃矿井37处,完成处置面积72.5万平方米。搬迁避让重要地质灾害防患点3处,使185户、560人避免了地质灾害威胁。深入推进智慧临沂建设,加快建设时空信息云平台、大数据中心、天地图、移动APP四大项目。积极支持扶贫开发,投入贫困地区土地整治资金达1.18亿元,惠及68个贫困村。
二、下半年工作打算
当前,全市国土资源工作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。一是全市耕地后备资源明显不足,省内耕地占补平衡调剂指标指导价格提高到15万元/亩,用地保障的压力越来越大。二是重点工程建设用地违法违规仍时有发生,农村违法用地非常突出,国土信访数量居高不下,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形势严峻。三是地质灾害防治任务重,采空区治理实施难度大,地质环境生态保护的短板有待补齐。下步,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:
(一)以挖潜盘活为重点,全力以赴保发展。持续推动节约集约用地三项重点工作,完成3万亩批而未供土地有效利用、1.5万亩闲置低效用地盘活任务,新建工业标准化厂房138万平方米。持续开展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县创建,健全完善节约集约利用政策激励、考核评价机制,确保年内单位GDP建设用地降低率不低于6%。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,在优化用地布局的基础上,增加建设用地总规模指标91950亩。
(二)以落实共同责任为重点,严格履职守红线。坚持耕地数量、质量、生态“三位一体”,统筹实施土地整治、高标准农田建设、增减挂钩、工矿废弃地复垦等工作,全年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12万亩,新增耕地不低于1万亩。积极开展违法违规用地和涉土涉矿信访问题专项整治行动,全面整改违法违规问题,坚决遏制新增违法违规势头。落实“党政同责、部门联动、司法协同”的共同责任机制,推动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秩序持续好转。
(三)以强化监管为重点,科学布局促生态。持续推进矿山减量化,新设采矿权审批一律不批,到期矿山一律关闭,延续的严格准入。加快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,促进矿业活动与环境协调发展。大力推进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和开发利用,改善能源供给结构。配合蒙山旅游区,积极申报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,努力打造国土资源领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亮点。
(四)以深化改革为重点,创新机制激活力。扎实开展土地二级市场试点,建设线下有形交易市场与线上交易平台互动的交易模式,完善土地转让、出租、抵押制度,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经验支持和实践基础。深入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,加快各类数据整合汇交,进一步提高群众满意率。完成智慧临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,稳步推进智慧商城、智慧城管、智慧环保等应用示范项目开发,促进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转型升级。
三、土地供应情况
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银行货币政策调整,今年上半年,全市供应土地406宗,面积881.3公顷,价款51.32亿元,宗数、面积、价款同比减少25.50%、30.64%、12.45%。其中工矿仓储用地134宗,面积378.82公顷,价款7.53亿元,同比分别减少39.54%、31.26%、29.23%。商服用地51宗,面积73.40公顷,价款10.98亿元,宗数、面积、价款同比分别减少36.25%、53.68%、27.14%。住宅用地123宗,面积212.77公顷,价款32.27亿元,宗数、面积和价款同比增加59.74%、15.15%、1.3%。
其中,市本级供应土地94宗,面积253.20公顷,价款20.38亿元,宗数、面积、价款同比减少13.76%、25.2%、22.04%。其中工矿仓储用地26宗,面积88.11公顷,价款1.90亿元,同比分别减少29.73%、34.64%、28.84%。商服用地17宗,面积37.33公顷,价款6.37亿元,宗数同比减少10.53%、面积增加22.80%,价款同比增加18.18%。住宅用地22宗,面积71.16公顷,价款11.72亿元,宗数同比增加29.41%,面积同比增加2.99%,价款同比减少45.91%。
四、土地市场措施建议
(一)合理调控土地供应规模和结构。新常态下,今年全市土地市场快速反弹、高速增长的可能性不大,保障刚需、调整结构、优化配置将成为市场发展的主基调,应对土地市场形势的变化,应合理制定年度土地储备和供应计划,有效调控商、住、工三大类用地的总体规模和配置比例,适当增加新产业、新业态用地供应,从土地出让总量、节奏、时序、结构、区域和价格上合理引导土地需求,推动市场平稳、较快发展。
(二)实施积极稳妥的土地供应政策。当前,全市土地市场需求仍然不足,应实施积极稳妥的土地供应政策,深入推进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适度、有效刺激用地需求,减少土地流挂,促进土地成交。在城市规划方面,适量宽松宗地出让规划条件,为用地主体争取最大用地规划空间。在地价方面,适当调整商住用地起始价定价标准,适度降低企业拿地成本。在用地审批方面,实施部门联审联批,提高用地审批效率,为用地主体提供优质高效服务,加快项目落地。在市场推介方面,应适时、分批召开成熟地块的招商会、推介会,加大地块整备、包装、推介、宣传的力度,公开地块信息,降低交易成本,增加交易机会,提高通过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效率和水平。
(三)强化土地市场监测监管。按照统一规划、统一开发、统一供应、统一建设、统一监管的原则,进一步加大城市违章建筑清理查处力度,严肃查处未批先建违法用地行为,严禁企业擅自改变用地规划条件。进一步规范土地征收、储备、供应、监管行为,严格规范招商引资行为,严禁低地价招商,统筹土地一级开发,严格落实净地出让制度,严格建设用地批后监管,保障土地市场规范有序发展。
(四)进一步推进节约集约用地。当前,全市房地产用地闲置、工业用地低效利用、土地空闲现象比较突出,要继续在全市范围内持续深入的开展批而未供土地有效利用、闲置低效用地处置、工业标准化厂房建设等节约集约用地重点工作,强化督导、考核、奖惩,深化存量建设用地盘活挖潜,进一步拓展建设用地空间,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和节约集约用地水平。
2017年7月3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