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19日,审计署发布首份聚焦长江经济带生态环保专项公告,就沿江11个省份“2016年~2017年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政策措施落实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”(资金主要包括水污染防治资金、石漠化综合治理资金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资金、退耕还林还草资金等)出具审计“体检报告”。
审计认为,11个省市在中央“共抓大保护、不搞大开发”的要求下,有序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,取得了一些成效,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,主要包括:一是开发管控不够到位,生态修复未达预期。如:有的地方小水电过度、无序开发问题较突出,有的还形成了生态破坏;有些开发区未经审批自行设立,有的还与基本农田或者禁止开发区域重叠,有些开发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不到位。二是污染治理还有一些薄弱环节。如跨区域、跨领域环境问题防控仍是难点,有些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存在违规建设项目,有些饮用水源地水质超标。三是部分生态环境保护资金和项目绩效不高,如部分项目未按期完成造成资金大量结存,有的项目建成后未发挥预期效益等。
公告显示,当前长江经济带小水电开发问题突出。截至2017年底,10省已建成小水电2.41万座,最小间距仅100米,开发强度较大。5个省“十二五”期间新增小水电超过规划装机容量,8个省有930座小水电未经环评即开工建设,6个省在自然保护区划定后建设78座小水电。过度开发致使333条河流出现不同程度断流,断流河段总长1017公里。
同时,当前长江经济带多个开发区存在破坏生态问题。7个省有关市县突破国家、省两级审批制度,自行设立开发区249个(其中2016年以来新设8个),占地447万亩,其中有72个设立5年以上但建成率不足5成,还有10个与基本农田重叠2.77万亩。有62个开发区位于重点生态功能区或与禁止开发区域重叠,其中18个是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之后设立或扩建的。
“有的地方自行设立的一些园区土地利用效率不高,有的园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措施不到位,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不利影响。”审计署负责人称,一是部分地方,主要是2016年之前,突破国务院、省级人民政府两级审批制度,自行设立了一些开发区,抽查发现其中部分开发区的节约集约用地程度不高;二是部分开发区布局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,坐落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或与自然保护区重叠,不利于这些地区的生态保护。
据介绍,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,有的地方和部门已经开始整改,有关部门正在组织对小水电过度开发问题进行专项整改。